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国华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2023年7月20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国华受贿、滥用职权一案。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998年至2022年,被告人李国华利用担任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西省邮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党组书记、局长,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承揽、企业经营、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645万余元。李国华在担任江西省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期间,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人民币4996万余元。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李国华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李国华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李国华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近二十人旁听了庭审。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奚丹霓 张赛)
中新网上海7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20日对记者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技术的不断融合,药物开发将会更加快速、高效、低耗。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推进药物靶标发现、合理药物设计、药物再利用等研究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趋势。这不仅需要当前领域内领军人物的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更多交叉学科背景的青年才俊成长起来,以推动此领域不断发展。当下,在人工智能深入推进并与药物研发融合的浪潮中,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而国内外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交叉融合书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为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当日透露,《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新书在上海发布,同期,“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前沿学术论坛举行。在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等共同聚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研究前沿进展、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并开展热烈研讨。
广州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李亦学介绍了相关生物医学大数据操作系统推动科学研究系统化、个性化的优势和实际应用等研究成果。他指出,保障中国生物数据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实现多层次生物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加速AI制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基石。
《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新书的主编是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筹)院长、人工智能新药创智中心主任李洪林教授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李洪林教授介绍,该书的著作初衷主要为领域内提供系统的专著,召集海内外从事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共计24人联手著作。该书于2019年8月酝酿编著,2021年6月开始著作,2023年6月底正式出版发行。
据介绍,新书以药物研发历程为脉络,从人工智能算法基础、数据基础与表征到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三个不同维度,深入探讨、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每个关键阶段最前沿的应用实例与先进技术,展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书面向的受众包括:有兴趣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度学习初学者、进阶者及工程师,同时包括生物和医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研发人员。
在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的与会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算法前沿、药学知识图谱、药物设计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享。(完)